香港互认基金遭“抢购” 又有产品宣布暂停申购

小微 2025年01月09日 阅读:40485

香港互认基金遭“抢购” 又有产品宣布暂停申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香港互认基金遭“抢购” 又有产品宣布暂停申购)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规定,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上限由50%调整为80%,销售额度得以大幅释放。不少互认基金纷纷打开限购,不过由于资金踊跃认购,不少互认基金打开申购限制不久又暂停申购,陆续宣布“闭门谢客”。

又有互认基金暂停申购

1月8日,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发布公告,为使基金持续满足香港互认基金的资格条件,基金管理人根据对基金内地销售规模的监控情况,决定自2025年1月9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

对于暂停申购的原因,博时基金(国际)表示,根据规定,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应不高于80%。在香港每个交易日,基金管理人会通过受托人提供的报告计算并监控,如果内地销售规模百分比达到78%,基金管理人或内地代理人便会立即停止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目前,根据对基金内地销售规模的监控情况,为使基金持续满足香港互认基金的资格条件,基金管理人决定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

此前,博时基金(国际)曾发布公告,该基金于2024年12月10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不过,随着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上限由50%调整为80%,博时基金(国际)决定自2025年1月6日起恢复基金在内地的申购业务。

资料显示,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子基金投资目标是通过主要投资于环球新兴市场债券及新兴市场货币,以获得利息收入及资本增值。仅仅3个交易日,该基金就因资金申购踊跃而暂停申购,足见互认基金在市场上受青睐程度之高。

互认基金销售火爆

近期,在香港互认基金内地销售比例放宽至80%之后,销售额度大幅释放,此前不少互认基金也纷纷打开限购。但由于资金申购火爆,开年以来,已有多只互认基金因额度售罄而再度宣布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申购。

1月6日下午,摩根资产管理宣布暂停摩根国际债券、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的内地申购业务。从摩根国际债券的投资范围来看,主要投资于全球投资级别债务证券(至少80%),以北美、欧洲、新兴市场和亚太区为主。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则主要投向亚洲债券及其他债务证券(至少70%),截至2024年11月底,其组合中的15.5%投向印度尼西亚,15.2%投向印度,12.9%投向中国内地。

实际上,在《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于1月1日正式生效后的首个交易日,就有基金产品宣布内地额度售罄。1月2日晚,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易方达精选策略系列-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有效申购申请按比例确认及暂停内地申购业务的公告,为保证该基金平稳运作,基金管理人决定采用公平原则按比例确认投资者于1月2日15时之前提交的申购申请,并决定自1月3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

与此同时,华夏基金(香港)也发布公告,对内地投资者在1月2日对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的有效申购申请进行比例确认,并暂停内地申购业务。为确保内地销售规模不超过80%的上限,决定按比例确认内地投资者于当天15时之前提交的申购申请。

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和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均为投资债券的基金。截至2024年11月底,两只基金的规模分别为5.18亿美元、21.78亿美元。

投资者跨境配置增多

香港互认基金相关法规可以追溯到2015年5月22日,实施至今9年有余。互认基金产品日趋丰富,受到基金管理人的重视和基金投资者的青睐,有效满足了两地居民跨境理财需求。

据机构统计,截至2024年11月30日,香港互认基金总规模达到1495亿元,母基金数量41只,分别来自21家海外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类型主要以债券型、股票型基金为主。管理人规模集中度高。按地域划分,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范围涵盖了亚洲市场、大中华市场、中国香港市场、全球市场等。

中信证券指出,2024年以来QDII基金受到额度限制,过半数产品出现限购,互认基金填补了部分QDII基金增长受限的市场空缺。一些机构资金尤其是FOF基金主要持有债券型互认基金,具体来看,汇丰基金(香港)、摩根基金(亚洲)等管理人旗下产品受到了FOF管理人的青睐。

Wind数据显示,披露最新规模的互认基金中,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和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规模均超过了百亿元,东亚联丰环球股票基金、摩根宜安香港基金、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等互认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

尤其是新规出台后,互认基金额度开闸,内地投资者投资互认基金产品额度大幅提升。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不少互认基金开年以来规模出现大幅提升。

除了产品的稀缺性之外,互认基金受到国内资金的青睐原因还有产品的竞争力。近年来,国内利率持续走低,中美利差较大,投资者对美债产品配置需求旺盛。尽管互认基金市场规模不大,但是在当下国内公募QDII因额度紧张而普遍限购的背景下,互认基金成为投资海外产品的渠道之一。

热门文章
  •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讯,东软股份11月28日发布公告称,杭州东部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28日接到公司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通知,其当前质押给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44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已全部解除质押,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完毕解除证券质押登记的相关手续,质押登记解除日为2024年11月27日。 (记者 曾健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
  •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今日A股开盘后震荡走强,大小盘分化严重,核心资产爆发,银行、交运等板块表现较好,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元。持仓股中景嘉微大涨超11%,海光信息、巨星科技大涨超6%,深南电路、欧普康视纷纷跟涨。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债市利率快速下降,中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牛格局继续。近期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改善,且综合看政策仍有加码空间。我们认为明年初宽松政策仍有望加码,降准降息值得期待,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A股市场,且各部委具体政策也有望陆续...
  •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1月30日,“深改在山东——全国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科兴制药产业化基地,该公司总经理赵彦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药企出海是规避“内卷”的办法。随着全球化深入,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合作交流频繁,“走出去”成为国内医药企业重要突破路径。...
  •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12月23日,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12月9日 来源:互联网 659 38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