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分析:数字人直播对未来行业趋势的影响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融合了直播技术与电商交易,通过实时互动的视频直播形式,将商品展示、营销推广、交易支付等环节有机结合,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购物体验。这种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电商的图文展示局限,更以其高互动性、高转化率和强娱乐性,迅速成为电商行业的新宠。经测算,2024年1月至11 月,全国直播电商零售额达4.3万亿元,其增长势头为电商行业贡献了80%增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直播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一快速增长得益于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转变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据悉,中国直播电商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直播电商渗透率达到37.8%,同比增长24.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4.7%,较2022年12月的数据增长8267万人。
目前,直播电商已渗透至服装、美妆、家居、食品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中国电商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直播电商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带货模式,而是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结合旅游、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开辟新的消费场景和市场空间。随着5G、AI、VR/AR等技术的不断成熟,直播电商的用户体验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VR/AR技术将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AI技术则能实现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
竞争激烈,市场逐渐趋于饱和
《直播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指出,随着5G技术的普及、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的应用,直播电商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推动行业向更加高效和创新的方向发展。借助数字技术,提升直播电商合规治理效率已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9168亿元,同比增长40.48%;直播电商用户人均年消费额为8660元,同比增长17.03%。
随着直播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主播涌入这个领域,竞争变得愈发激烈。这导致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交易规模的增速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行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头部平台用户增长见顶,中腰部主播生存压力加剧,商家开始重新审视直播电商的底层逻辑。
京东数字人带货成绩超80%真人主播
在上述背景下,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披露的一组数据引发关注:近三个月,京东大模型服务调用量实现爆发式增长,环比提升200%。截至目前,京东内部运行的智能体已超1.4万个,AI”工作搭子”解决了超18%的工作内容。直播成本仅为真人的1/10,带货水平却超越80%真人主播,超10,000家商家已使用京东数字人直播。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折射出直播电商的底层变革,更预示着行业正在经历从"流量战争"向"效率革命"的范式转移。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京东数字人直播的降本增效逻辑正在重塑行业标准。传统直播需投入主播、助播、场控、客服等至少4人团队,单场成本约5000元,而数字人直播仅需1名运营人员调整话术与货品,成本压缩至500元以内。技术赋能下,直播电商的运营半径从"场域限制"转向"算法驱动",商家得以突破物理空间与时间限制。
AI技术对消费链路的渗透远超预期。在服装品类中,AI根据用户历史浏览记录动态调整穿搭方案,客单价提高40%。这种"千人千面"的深度定制,正在消解传统直播中"主播人设"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困境。
当AI主播开始批量替代真人,直播电商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依赖"流量+人设"的商业模式,正被"算法+数据"的智能生态取代。这种变革带来三重影响:
商家端:中小商家获得技术普惠,但对数据运营能力提出新要求
平台端:流量分配机制从"中心化"转向"算法化",平台护城河重构
消费者端:个性化服务提升体验,但数据隐私争议伴随而生
值得关注的是,技术红利并未完全抹平行业差异。某服饰品牌负责人透露:"数字人能解决基础销售问题,但大促期间仍需真人主播制造情感共鸣。"这揭示出直播电商的"双轨制"特征:AI处理标准化流程,真人聚焦高价值场景。这种人机协同模式,或将定义未来3-5年的行业竞争格局。
直播电商的进化史,本质是技术与人性的博弈史。当AI主播以1/10的成本实现超越80%真人的带货效果,行业需要重新思考三个核心命题:
效率边界:技术能替代多少工作?哪些环节必须保留人性化特质?
价值重构:直播电商的终极目标是"卖货效率"还是"消费体验"?
生态平衡:平台、商家、主播、消费者如何在技术变革中实现利益再分配?
未来,直播电商或将呈现"三化"趋势:
智能化:AI技术渗透率超70%,但真人主播向"高价值场景"迁移
场景化:从泛娱乐化转向垂直领域深耕,医疗、教育等专业直播崛起
合规化:数据安全、算法伦理、虚拟主播权责界定等议题加速立法进程
技术不应是冰冷的效率工具,而应成为连接商业价值与人文关怀的桥梁。当AI主播在直播间精准推荐商品时,或许更应思考——如何在代码与情感之间,找到商业文明的最优解。
想要了解更多直播电商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
-
让决策更稳健 让投资更安全
-
掌握市场情报,就掌握主动权,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价值:
3000+ 细分行业研究报告 500+ 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 1000000+ 行业数据洞察市场 365+ 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
-
中研普华
-
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