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江苏省“十五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篇:从“苏南模式”到“新江苏样本”的传承与突破
江苏省,这片占据全国1.1%土地、养育6%人口的经济大省,正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2025年,江苏GDP预计突破13.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10.3%,但人均GDP增速从“十三五”的6.8%放缓至“十四五”的5.2%。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将江苏的经济实力转化为“新江苏样本”的发展质量?本文从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区域协同、绿色发展、民生改善五大维度,为“十五五”规划提供前瞻性思考。
一、经济转型:从“世界工厂”到“全球智造”的升级之路
1.1 制造业“高端化”突围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分析:
现状与挑战:2025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38%,但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对外依存度超60%。苏州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虽突破1.5万亿元,但本地配套率仅45%,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
突围路径:
链主企业培育:参照无锡华润微电子的“垂直整合”模式,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补齐半导体产业链,目标2027年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0%。
数字化转型:推广徐州工程机械集团的“5G+工业互联网”经验,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能耗下降25%,目标2025年建成30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2 数字经济“新引擎”驱动
现状与挑战:2025年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2%,但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不足,南京软件谷企业间数据共享率仅35%,低于北京中关村的60%。
突围路径: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学习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分级分类”交易模式,建立江苏省数据资产登记平台,目标2027年数据交易规模突破500亿元。
元宇宙产业布局: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显示面板产业基础,发展AR/VR终端制造,目标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800亿元。
二、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的原始创新突破
2.1 研发投入“强度跃升”
现状与挑战:2025年江苏研发投入强度达3.2%,但基础研究占比仅6.5%,低于北京的15%。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专利转化率不足20%,远低于斯坦福大学的40%。
突围路径:
新型研发机构改革:借鉴深圳光明科学城的“政产学研金”一体化模式,将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财政资金拨付与成果转化挂钩,目标2027年高校专利转化率提升至30%。
人才特区建设: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试点“外籍人才直通车”,将国际人才引进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2个月,目标2025年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5000名。
2.2 关键技术“攻坚清单”
重点领域:
生物医药:突破ADC药物偶联、mRNA疫苗递送等技术,支持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企业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目标2027年创新药上市数量占全国30%。
新材料:攻克碳纤维复合材料、第三代半导体衬底等“卡脖子”技术,依托常州石墨烯小镇建立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目标2025年相关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三、区域协同:从“地理相邻”到“发展相融”的一体化实践
3.1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
现状与挑战:2025年长三角GDP合计超30万亿元,但江苏与上海、浙江的产业同构率达45%,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与上海张江的差异化不足。
突围路径:
产业分工优化:参照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的“研发在沪、制造在苏”模式,将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研发环节转移至上海,本地聚焦中试与量产,目标2027年产业同构率降至30%。
生态补偿机制:在太湖流域试点“水质达标-财政转移支付”挂钩制度,对无锡、常州等上游城市给予生态补偿,目标2025年太湖蓝藻爆发频率降低50%。
3.2 县域经济“差异化崛起”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分析
现状与挑战:江苏40个县域GDP占全省45%,但昆山、江阴等“超级县”面临土地开发强度超30%的瓶颈,张家港的化工产业占比仍达25%。
突围路径:
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学习浙江义乌的“市场+产业”模式,在如东县打造“海上风电母港”,整合装备制造、运维服务全链条,目标2027年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土地制度创新:在常熟试点“工业用地转型”,将低效化工用地转为数字经济产业园,目标2025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
四、绿色发展:从“减排压力”到“低碳机遇”的转型实践
4.1 碳达峰“江苏路径”
现状与挑战:2025年江苏单位GDP能耗下降18%,但钢铁、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占比仍达65%,盐城滨海工业园的碳强度高于全省平均30%。
突围路径:
氢能产业布局:依托如皋氢能小镇,建立“制氢-储运-加注”全链条,目标2027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5万辆,替代柴油车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年。
碳市场机制完善:在南京试点“碳配额质押融资”,允许企业将碳资产作为抵押物获得低息贷款,目标2025年碳金融交易规模突破200亿元。
4.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现状与挑战:江苏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虽覆盖所有县区,但转化率不足10%,溧阳天目湖的“空气卖钱”模式尚未大规模推广。
突围路径:
生态银行建设:学习福建三明的“森林生态银行”经验,在宜兴建立“湿地生态银行”,将湖泊、森林等生态资源折算为“生态股”,目标2027年生态产品交易规模达50亿元。
EOD模式推广:在徐州潘安湖试点“生态治理+文旅开发”,将采煤塌陷区治理与湿地公园建设结合,目标2025年吸引社会资本投入30亿元。
五、民生改善:从“基本保障”到“品质生活”的服务升级
5.1 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
现状与挑战:2025年江苏基础教育满意度达90%,但苏北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占比仅35%,宿迁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低于南京20个百分点。
突围路径:
教育共同体建设:参照南通“城乡教育联盟”模式,建立“名校+薄弱校”结对机制,目标2027年苏北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占比提升至50%。
医疗联合体深化:在连云港试点“互联网+分级诊疗”,将县级医院与三甲医院系统打通,目标2025年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5%。
5.2 养老服务“多元化”探索
现状与挑战:江苏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3%,但护理型养老床位仅占30%,苏州的“家庭养老床位”模式尚未覆盖农村地区。
突围路径:
时间银行推广:学习南京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允许低龄老人通过志愿服务存储时间,兑换未来养老服务,目标2027年覆盖80%城市社区。
智慧养老升级:在常州试点“5G+养老”,通过智能床垫、跌倒监测仪等设备实时守护老人安全,目标2025年智慧养老机构达500家。
江苏省的“十五五”规划,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速目标续写,而是一场从“规模优势”到“质量优势”的战略转型。从苏州工业园区的智能制造升级,到南京的原始创新突破;从太湖流域的生态治理,到苏北农村的教育均等化,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破题。
未来五年,江苏若能在制造业高端化、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协同创新、绿色低碳转型、民生品质升级五大领域实现突破,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鲜活的“江苏样本”。
......
更多“十五五”规划数据和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
-
让决策更稳健 让投资更安全
-
掌握市场情报,就掌握主动权,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价值:
3000+ 细分行业研究报告 500+ 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 1000000+ 行业数据洞察市场 365+ 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
-
中研普华
-
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