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航空航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航空航天行业作为高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人类为了扩大社会生产,必然要开拓新的活动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到宇宙空间,就是这样一个人类逐渐扩展活动范围的过程。 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天的实现必须使航天器克服或摆脱地球的引力,如想飞出太阳系,还要摆脱太阳引力。
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包括太空旅游、太空采矿、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航空航天技术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力学、热力学和材料学是航空航天的科学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喷气推进技术和制造工艺技术对航空航天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真空技术和低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航天的发展。上述科学技术在航空和航天的应用中相互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些新的学科,使航空和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也在持续增长,其中商业航天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显示出强烈的市场化趋势。2021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为38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022年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为4640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收入规模达3620亿美元,占比达78%。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产值规模从2012年的1526.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161.6亿元,年均增速超17%。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从2018至2023年,市场规模由0.6万亿元突破至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3%。预计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超过2.3万亿元,到2029年将达到6.6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23%。
中国在火箭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东方空间的“引力一号”火箭成功进行首次飞行,创下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的新纪录;蓝箭航天的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三号”的试验箭也顺利完成了10公里级的垂直起降返回试验。
中国在卫星技术方面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规划了多个“万星星座”计划,并朝着小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航空航天制造行业不断引入新技术,如3D打印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高精度加工技术等,这些技术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新型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飞行器的性能和效率。
中国政府对航空航天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类政策,重点支持航天装备制造及卫星应用领域的发展。这些政策为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例如,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航空航天制造行业对技术和材料的要求极高,研发投入大,市场竞争激烈。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行业的重要挑战。商业航天市场的兴起为航空航天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航空航天行业市场现状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技术发展与创新加速、政策支持与推动加强、市场竞争格局多元化、应用场景与新兴领域不断拓展以及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特点。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航空航天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并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