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又到哈密瓜成熟的季节,新疆哈密的空气里都飘着甜香。
6月17日清晨,哈密石城子村村民库都斯·玉素甫就拉着一车哈密瓜,到国神哈密煤电公司找共享服务中心主任赵月龙。
“别送了,留着多卖点钱补贴家用。”赵月龙握着库都斯的手说。
“今年的瓜比去年的还甜,特意给你留了10斤”,库都斯说。
瓜甜,还因为一份浓烈的情谊。
新疆哈密,世界上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这里既有冬季零下30℃的严寒,也有夏季45℃的酷暑,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享誉全国的哈密瓜和许多甜度“超标”的水果。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三年前,哈密石城子村的梨滞销了。
石城子村位于哈密市伊州区天山乡,村子不大,但几乎家家都种果树,支撑家里的开销。丰收的梨卖不出去,可急坏了村里的人。
“当时我们去村里,老乡们把自家的梨一筐一筐拿过来,眼睛里都噙着泪。”赵月龙回忆。
去村里,是因为国神哈密煤电公司得知村里的梨滞销后,要求公司工会当即下单,购买了500公斤发放给公司员工。
也是从那时起,每到哈密瓜上市时,石城子村的老乡就会为远在45公里外的国神哈密煤电公司,送来一份独有的“甜蜜”。
不仅买了石城子村滞销的梨,国神哈密煤电公司还为南湖乡托布塔勒村、红山村的维吾尔族老人送去了免费的取暖用煤,烧旺了他们家里的火炉。
吾尔达村的果蔬也可以直供国神哈密煤电公司职工食堂,不用再愁销路。
还有5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成了国神哈密煤电公司的员工,拿上了工资。
……
“国神来新疆,带着援助新疆、建设新疆的国家使命,我们时刻谨记这一点。”国神哈密煤电公司党委副书记孙能武说。
国神哈密煤电公司是国神公司在新疆“东大门”哈密投资建设的一个煤电一体化公司。成立22年,一批又一批的国神人,真心付出、真抓实干,不仅成为“疆电外送”“疆煤出区”的主力队员,把新疆丰富的能源资源外运出去,竭力保障着国家的能源安全,而且深度参与着哈密这座城市的建设、发展,温暖着这里的人。
几个月前,年过七旬的杨金钱,就为国神哈密煤电公司明珠供热中心送去了一面锦旗。
缘由还得从去年12月的一个夜晚说起。
当晚,室外气温零下13度,家里本该烫手的暖气片不知何原因变得冰凉,无奈杨金钱只能裹着被子,拨打了国神哈密煤电公司明珠供热中心的电话求助。
“爱国北路29号院4号楼3单元暖气不热,维修人员五分钟集合!”接到了杨金钱的电话,国神哈密煤电公司明珠供热中心主任王晶立即在对讲机中安排维修人员。
“我儿子就在附近住,他都没有你们来得快。”当维修队赶到29号院,杨金钱激动地说。
一小时内,维修队对楼栋的供热管道、阀门以及户内采暖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检查,确定了暖气不暖的“病因”是楼房装修时未封闭管道井,致使建筑垃圾落入主管道,造成严重堵塞。虽然“病因”不在公司管理的职责范围内,但维修队“特事特办”,免费清理了堵塞的管道,调整了管路布局。杨金钱家也逐渐暖和了起来。事后,杨金钱专门去订做了锦旗——供暖无微不至,服务有求必应。
这面锦旗,如国神哈密煤电公司大南湖热电厂墙上悬挂着的挂的70多面锦旗一样,饱含着当地群众对神哈密煤电公司的认可和感谢,也是企业与当地群众“双向奔赴”“心心相印”的最好证明。
“我们一直践行着真心、用心、精心、诚心、细心的供热理念,竭尽全力确保这855.26万平方米供热面积上的67828户用户,温暖过冬。”该公司明珠供热营销主管杨清泉说。
一句承诺,承载万千责任。组织施工人员昼夜赶工,用三个月改造增容,供热能力提高至645兆瓦;投资建设17座可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温的智慧换热站,解决部分用户“太热”的烦恼;增设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客服、维修团队24小时待命……一件件民生实事,深深打动着群众的心,也让“供热国能,温暖全城”成为国神公司在哈密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责任编辑:张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