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密集进入运营期

小微 2024年12月06日 阅读:44466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密集进入运营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深圳12月6日电 题: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密集进入运营期

  新华社记者陈宇轩、陆芸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密集进入运营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动化功能岛台整齐排列,AGV机器小车把物料准确配送到指定位置,智能机械臂熟练无误地把试剂和样品放进微孔板中,整个过程流畅、高效,无需人工参与。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智能工厂,而是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月5日,这个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启动运行。

  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于2020年8月获批建设,2023年年底开始试运行,共有40个自动化功能岛台,涵盖合成生物研究“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全过程,把软件控制、硬件集成、合成生物学应用整合起来,打造高通量、自动化、标准化的“生命铸造工厂”,让合成生物研究变得更快、更简单。

  “大科学装置一方面是基础研究的‘策源地’,另一方面在产业上‘沿途下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刘陈立说。

  当前,随着规模化、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聚焦前沿、夯实“底座”的大科学装置的科研价值和产业价值日益凸显。在深圳、东莞、江门、香港等粤港澳大湾区多地,一系列在建和已启用的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初现,助力大湾区加速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深圳光明科学城,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于12月5日启动运行,另外两个科技基础设施——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同日启动建设,有望推动重点学科发展,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光明科学城以北,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一片依山而建的建筑群里,世界第四台、中国第一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有“超级显微镜”之称的散裂中子源,已在航空航天关键部件、锂离子电池、稀土磁性、新型高温超导等重点领域产出了大量原创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总指挥王生表示,二期工程建成后,散裂中子源研究能力将基本覆盖中子散射所有应用领域,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关键问题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再把目光投向江门。11月20日,历时11年建设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这个位于地下700米、相当于13层楼高的巨型探测器,由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2万吨液体闪烁体、2万个20英寸光电倍增管、2.5万个3英寸光电倍增管、电缆、防磁线圈等大量部件组成,预计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它将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持续捕捉有“宇宙隐身人”之称的中微子。

  “中微子是宇宙的基本粒子之一,研究中微子对于进一步认识宇宙演化、恒星形成、超新星爆发机制等基础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王贻芳说。

  在香港,位于数码港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阶段设施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成为香港规模最大的运算设施之一。特区政府还推出了与该设施匹配的、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向本地院校、研发机构、政府部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及重点企业等机构提供总额30亿港元的财政支持,以便各类机构更好地利用超算中心的算力,实现更多科研突破。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系列如此庞大、复杂、精密的科技基础设施,离不开中国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制造能力,尤其是在建设这些大科学装置的过程中,大量基础科学问题找到了答案,关键技术得到了突破,技术成果实现了转化,科技人才得到了培养,充分体现了大科学、大工程的牵引作用。

  为了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中国在新型光电倍增管研制、高性能液体闪烁体研制、超大型高精度探测器设计制造、高强度高精度的水下防爆系统等一系列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在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期间,其所在的深圳光明科学城就已经汇聚了100多家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企业,总估值超过300亿元,一个拥有广阔前景的未来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利用散裂中子源建设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研制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为治疗癌症提供了全新的路径。该设备目前已经部署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正在开展临床研究。

  在夯实大湾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的同时,一系列大科学装置日益成为国际科研合作与人才交流的新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并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经验资料和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香港大学校长张翔说,大科学装置不仅是科研利器,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绝佳平台,相信港澳科学家可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带来的机遇,为国家科技发展和对外科技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谷玥】
    阅读下一篇:
              热门文章
              •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今日A股开盘后震荡走强,大小盘分化严重,核心资产爆发,银行、交运等板块表现较好,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元。持仓股中景嘉微大涨超11%,海光信息、巨星科技大涨超6%,深南电路、欧普康视纷纷跟涨。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债市利率快速下降,中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牛格局继续。近期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改善,且综合看政策仍有加码空间。我们认为明年初宽松政策仍有望加码,降准降息值得期待,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A股市场,且各部委具体政策也有望陆续...
              •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1月30日,“深改在山东——全国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科兴制药产业化基地,该公司总经理赵彦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药企出海是规避“内卷”的办法。随着全球化深入,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合作交流频繁,“走出去”成为国内医药企业重要突破路径。...
              •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讯,东软股份11月28日发布公告称,杭州东部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28日接到公司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通知,其当前质押给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44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已全部解除质押,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完毕解除证券质押登记的相关手续,质押登记解除日为2024年11月27日。 (记者 曾健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
              •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12月23日,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12月9日 来源:互联网 659 38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