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动能澎湃 中国经济“新”意十足

小微 2024年12月12日 阅读:46941

高新技术动能澎湃 中国经济“新”意十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最新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汽车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生活服务行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6.4%、30.7%;新能源产业不断成长壮大。

高新技术动能澎湃 中国经济“新”意十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中国经济“新”意十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点燃强大增长引擎

  11月30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告捷,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首飞成功。此次发射,填补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新型火箭使用新燃料、新发动机,实现了我国在运载火箭领域的多个“首次应用”。这是创新成果加速涌现的一个缩影。

  我国自主研发的F级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在四川德阳一次性点火成功,国产重型燃气轮机实现小型化新突破;C919大型客机累计交付11架飞机,国航、东航、南航均已将其投入商业运营;ARJ21飞机增加商业名称C909,累计交付150架,安全载客超1700万人次;国产第一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商业运营,第二艘“爱达·花城号”正式命名;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据统计,我国已布局建设3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覆盖动力电池、人形机器人、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建立2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78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随着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投资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不断增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增加值达到34%,连续20个月保持在30%以上,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7%。

  升级转型正当其时 产业向“新”向“绿”而行

  在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公布的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中,位于中国的工厂数量达到74家,占比43%,位居全球第一。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国新增的“灯塔工厂”有13家,占22家全球新增总量的59.09%,创下历史新高。

  新晋的中国“灯塔工厂”中,蒙牛乳业宁夏工厂、三一重能韶山工厂、浙江台州三门核电、郑州煤矿机械工厂、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工厂,分别为全球首家乳业、首家风能设备、首家核电、首家煤矿机械、首家轨道交通设备的“灯塔工厂”,均为各自领域内的世界级标杆。

  通过科技赋能、绿色改造和创新驱动,这些传统产业广泛引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华丽转型。

  向创新要出路,新赛道里有新机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产业大放异彩。

  人在公园玩,用手机扫一扫附近的点餐二维码,大约20分钟后就能收到无人机配送的餐饮……这样的“科幻场景”正在变为现实。日前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可在公路、草地轻松起降的“空中小皮卡”无人运输机、可随时“变身”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等纷纷亮相,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让观众体验到“未来已来”。

  累计建成5G基站414.1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万个,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一项项基础数据不断增长,我国支撑新技术新业态的“底座”愈加坚实。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启动新一轮专精特新支持政策;壮大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在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新兴产业聚链成群、未来产业茁壮成长,把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越擦越亮。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 全球共享发展成果

  在北京,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吸引众多高技术制造业领域的跨国企业参展,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10多项,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在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350家企业亮相技术装备展区,展示一系列高端装备和前沿技术。

  一北一南两大重量级博览会,见证了我国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在发展中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程。

  完备的产业体系、高效的产业协作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等优势,吸引外资在中国投资高技术制造业,为中国经济投下“信心票”。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01.8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6%,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外资加速布局高技术制造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不仅表明其对中国创新技术和创新生态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开放的中国拥抱世界。我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今年9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正式发布,其中,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标志着高水平对外开放又有新进展。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迈向更加高端、智能、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畏激流险滩,奋楫扬帆向前。(记者 崔 爽)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热门文章
              •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今日A股开盘后震荡走强,大小盘分化严重,核心资产爆发,银行、交运等板块表现较好,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元。持仓股中景嘉微大涨超11%,海光信息、巨星科技大涨超6%,深南电路、欧普康视纷纷跟涨。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债市利率快速下降,中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牛格局继续。近期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改善,且综合看政策仍有加码空间。我们认为明年初宽松政策仍有望加码,降准降息值得期待,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A股市场,且各部委具体政策也有望陆续...
              •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1月30日,“深改在山东——全国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科兴制药产业化基地,该公司总经理赵彦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药企出海是规避“内卷”的办法。随着全球化深入,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合作交流频繁,“走出去”成为国内医药企业重要突破路径。...
              •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讯,东软股份11月28日发布公告称,杭州东部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28日接到公司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通知,其当前质押给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44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已全部解除质押,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完毕解除证券质押登记的相关手续,质押登记解除日为2024年11月27日。 (记者 曾健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
              •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12月23日,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12月9日 来源:互联网 659 38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