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联合在沪金融部门举办科创板并购重组培训 一站式服务上海“硬科技”企业

小微 2024年12月24日 阅读:35407

上交所联合在沪金融部门举办科创板并购重组培训 一站式服务上海“硬科技”企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上交所联合在沪金融部门举办科创板并购重组培训 一站式服务上海“硬科技”企业)

12月24日,上海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上海证监局与上交所联合举办并购重组专场培训,为93家上海本地科创板上市公司提供监管政策、业务实操、信贷支持等“一站式”宣讲培训服务,沪上相关投资机构、券商以及商业银行等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证监会“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以及上海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等政策举措落地实施,助力上海市“硬科技”企业开展高质量产业并购,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政策赋能 科创板并购重组升温起势

今年以来,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成为国家关键战略部署。2024年6月起,证监会先后制定并发布“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上海市也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出台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动方案,使得活跃并购市场的“路线图”更为清晰明确。

记者梳理发现,本轮并购重组的各项政策紧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加贴合科创企业产业整合的实际需要。其中,“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科创板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并开展股份分期支付的研究;“并购六条”从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产业整合支持力度、提升监管包容程度、提高支付灵活性与审核效率等多个维度提出具体举措;上海市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也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作为主要方向,在建立并购标的发现储备机制、加强投后赋能、加快培育和集聚并购基金等方面作出了一揽子安排。

这些重磅政策有效激发了市场预期,科创板公司并购重组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交易数量和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公司新发起的并购交易接近60单,合计交易金额超过120亿元,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之多,其中包括11单重大资产重组、14单收购未盈利资产、3单收购拟上市企业以及9单海外并购。

示范引领 交易模式日趋多元包容

培训现场对“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的一批科创板并购重组典型交易案例进行了讲解。在这些案例中,交易各方围绕交易标的、估值定价以及支付工具所展开的市场化博弈不断深入,体现出多元包容的共同特征。

具体来看,科创板累计已有14单交易涉及收购未盈利资产,例如芯联集成对参股公司芯联越州的收购、希荻微对韩国上市公司Zinitix Co., Ltd的收购,政策的包容性已初步显现成效。

普源精电收购标的耐数电子的资产估值溢价率超过900%,思瑞浦采用市场法确定交易价格,三友医疗针对不同类型股东实施差异化定价,纳芯微收购麦歌恩时以分期支付和竞业限制取代业绩承诺,这些案例中的定价模式和交易安排更加灵活多变。

支付对价方面,则呈现出以现金、股份、定向可转债等多种工具组合运用的形式,思瑞浦收购创芯微作为科创板首单发行定向可转债收购资产的交易已完成过户,正在筹划中的华海诚科、晶丰明源也采用了股份、可转债、现金等多元化支付方式。

审核注册效率持续提升。普源精电作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注册的第一单,从上交所受理到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仅耗时两个月。

同向发力 打造高质量产业并购策源地

上海汇聚了444家A股上市公司、14家国家级金融市场以及超过1889家持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健全、金融资源要素充裕。

与此同时,上交所科创板设立六年来,累计助力581家公司实现上市融资,“硬科技”企业链群式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其中,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多达117家,覆盖了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产业链的主要环节;科创板还是继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之后的生物医药重要上市地,行业内上市公司达112家,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发展迅速且前景良好。

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产业尽职调查、商务谈判、估值定价以及融资等多个环节。此次培训将金融监管部门、交易所、券商、银行等机构进行“系统整合”,为本地科创板公司提供“一站式” 服务,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加快交易落地速度,是各方共同发力支持上市公司的一次有益尝试。

近日,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海尔生物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海市血液制品公司上海莱士,这也是上海产业并购策源功能的重要体现。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专场培训,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并购重组政策“精准直达”科创企业,确保政策切实传导到位,便利公司充分运用各项制度工具。下一步,上交所将继续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这一核心主线,会同有关各方进一步深入落实好各项政策精神,扎实做好并购重组相关监管服务工作,为科创板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热门文章
  •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讯,东软股份11月28日发布公告称,杭州东部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28日接到公司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通知,其当前质押给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44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已全部解除质押,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完毕解除证券质押登记的相关手续,质押登记解除日为2024年11月27日。 (记者 曾健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
  •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今日A股开盘后震荡走强,大小盘分化严重,核心资产爆发,银行、交运等板块表现较好,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元。持仓股中景嘉微大涨超11%,海光信息、巨星科技大涨超6%,深南电路、欧普康视纷纷跟涨。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债市利率快速下降,中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牛格局继续。近期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改善,且综合看政策仍有加码空间。我们认为明年初宽松政策仍有望加码,降准降息值得期待,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A股市场,且各部委具体政策也有望陆续...
  •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1月30日,“深改在山东——全国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科兴制药产业化基地,该公司总经理赵彦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药企出海是规避“内卷”的办法。随着全球化深入,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合作交流频繁,“走出去”成为国内医药企业重要突破路径。...
  •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12月23日,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12月9日 来源:互联网 659 38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