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反转!年内3M银票转贴利率跌逾230BP 超万亿贴现增量支撑信贷回暖

小微 2024年12月26日 阅读:38049

低位反转!年内3M银票转贴利率跌逾230BP 超万亿贴现增量支撑信贷回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季末年底,票据利率持续下探。继10月、11月3M期品种频频逼近零利率之后,国股行半年期票据转贴现利率在25日下破0.6%。26日,市场低位反转,国股行各期限票据利率普遍上行,半年期品种大幅上行22BP回到0.8%的月内高位。

  因为票据“资金+信贷”的二元属性,票据转贴现利率一直被视为信贷前瞻的先行指标。今年以来,在信贷需求回温缓慢的背景下,国股行各期限票据转贴现利率整体呈震荡下行趋势,3M期品种利率降幅已超过230BP。今年前11个月,票据融资增量同比多增近万亿元,为信贷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有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年末冲量叠加为“开门红”囤额度,银行尤其大行仍有较高的“以票充贷”需求,但票据市场价格也受到资金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关于票据“去信贷化”的讨论不断,但目前来看关联度依然较高。有分析认为,明年1月份作为各机构“开门红”关键节点,票据供需紧张关系将有所缓和。

  3M银票转贴利率年内降逾230BP

  12月26日,国股行不同期限票据转贴现利率出现不同程度反弹。其中,3M期品种转贴现利率回升5BP至0.06%;半年期品种转贴现利率大幅上行22BP,回到月内高点0.8%。

  这也意味着,国股行半年期票据转贴现利率从月内低点回到月内高点,只用了一天时间,波动率加大。

  此前25日,国股半年期票据转贴现利率一度下破0.6%关口创下新低,3M期品种转贴现利率则继11月中旬后再次逼近零利率,降至0.01%。这也被市场解读为当月信贷需求依然不足,尤其临近年底加上开门红准备,“以票充贷”需求量较大。

  上述机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票据利率波动受到季节性因素和资金市场的双重影响,在定价方面也相对更加复杂。在供给层面干扰不大的情况下,票据利率的大幅下行一方面与机构年末“抢票潮”有关,杠杆大行大幅降价增配的现象明显;另一方面,资金面也会影响票据利率定价,票据定价往往参考货币资金价格,当资金市场利率上升时,票据的贴现成本也会上升,这可能导致企业减少票据的贴现融资,反之同理。

  另有固收研究人士表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市场对货币市场资金变化情况比较敏感,因为债券回购风险较低,票据转贴现利率一般高于债券回购利率,且均衡情况下二者走势大体相同。

  从目前资金面来看,跨年流动性保持充裕,12月以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基本运行在1.5%下方,且随着近期央行缩量平价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市场对接下来降准等预期还在升温。而今年以来,国债收益率、同业存单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国有大行发行的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已降至1.7%以下。

  从利差来看,截至12月26日,半年期票据与国债、同业存单的利差分别为16BP、90BP。由于当天票据利率大幅攀升,票据与国债、存单之间的利差明显收窄。

  纵观今年以来走势,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票据利率中枢整体呈震荡下行趋势。其中,3M期国股行票据转贴现利率在10月底和11月中旬两度接近零利率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相比1月2.4%的相对高点,国股行3M期票据转贴现利率已经累计下降234BP;半年期品种转贴现利率则从1月的2.29%最低下降至25日的0.58%,目前累计降幅约为149BP。

  超万亿增量支撑信贷回温

  价格走低和机构“抢票”背后,年内票据融资为信贷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起到了稳信贷、稳总量的作用。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少增4.47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37万亿元,同比少增1.74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8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万亿元。企业贷款增量中,短期贷款增加2.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2万亿元,后者同比多增9287亿元。

  回顾2019年以来数据,今年的企业票据融资增量仅次于2022年和2019年。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的前11个月,企(事)业单位信贷增量中票据新增规模分别为1.81万亿元、4048亿元、1.09万亿元、2.85万亿元、1913亿元。同期,企(事)业单位贷款分别增加了9.03万亿元、11.57万亿元、11.36万亿元、15.83万亿元、17.02万亿元。

  有市场人士认为,票据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补常规信贷的走弱,同时有利于中小企业降成本。

  不过,在监管导向和相关新规要求大背景下,对于部分机构基于非真实交易的过度“以票充贷”等行为,业内关于票据“去信贷化”的关注和讨论由来已久。但多位业内人士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在规模情结短期依然较重的情况下,信贷需求回温缓慢,票据的“去信贷化”可能需要一个更漫长的过程。

  “在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出台之后,通过票据套利的空间下降,银行借助票据贴现虚增贷款规模的现象也得到整治,但通过票据调节信贷规模的现象依然存在。”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近期在一份报告中提到,从监管动作和市场数据来看,借助票据贴现虚增贷款规模的现象已经得到一定的整治。

  他认为,票据“去信贷化”有利也有弊,一方面,票据剥离“信贷属性”后,将不再受传统信贷投放的行情干扰,其定价也将重回市场化,减小波动,有利于加强货币政策在票据市场的直接传导。但另一方面,票据本身具有的“融资属性”也不应被掩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票据利率波动过大的问题,需要强调票据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监管压缩套利空间,打击炒作行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热门文章
  •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A500观察丨核心资产爆发,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景嘉微大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今日A股开盘后震荡走强,大小盘分化严重,核心资产爆发,银行、交运等板块表现较好,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8亿元。持仓股中景嘉微大涨超11%,海光信息、巨星科技大涨超6%,深南电路、欧普康视纷纷跟涨。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债市利率快速下降,中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牛格局继续。近期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改善,且综合看政策仍有加码空间。我们认为明年初宽松政策仍有望加码,降准降息值得期待,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A股市场,且各部委具体政策也有望陆续...
  •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科兴制药总经理赵彦轻:“走出去”是国内医药企业的重要突破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1月30日,“深改在山东——全国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科兴制药产业化基地,该公司总经理赵彦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药企出海是规避“内卷”的办法。随着全球化深入,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合作交流频繁,“走出去”成为国内医药企业重要突破路径。...
  •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东软股份(832968):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440万股解除质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讯,东软股份11月28日发布公告称,杭州东部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28日接到公司股东久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通知,其当前质押给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44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已全部解除质押,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完毕解除证券质押登记的相关手续,质押登记解除日为2024年11月27日。 (记者 曾健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
  •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12月23日,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涨幅扩大至1%。...
  •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5年家居建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12月9日 来源:互联网 659 38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